毛主席为何说《毛选》不是我的?

时局洞见

  作为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一代伟人,毛主席如何评价自己的著作,是一个有趣而耐人寻味的话题。

  《毛选》五卷是“血的著作”,“是群众教给我们的”

  1964年3月24日,毛主席同薄一波、李先念、谭震林等谈话。在谈到全国正在掀起一个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时,他说:“那都是以前的著作了。现在也很想写一些东西,但是老了,精神不够了。《毛选》,什么是我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

  所谓“血的著作”,即是说,《毛泽东选集》是斗争的产物,是被逼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同外宾谈话时多次说,自己原来是个小学教员,只是因为形势的变化和责任感使然,被逼上革命道路的。面对强大残酷的敌人,要取得革命胜利,就逼迫着我们要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形成正确的理论。在此过程中要流血牺牲,因而是“血的著作”。

  所谓“是群众教给我们的”,即是说,《毛泽东选集》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人民革命战争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在不断学习特别是不断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多次说过,自己并没有什么伟大,不过是从群众那里学了点东西。

  在其他谈话中,毛主席也多次表达过上述两层意思。

  1962年9月29日,毛主席会见锡兰(今斯里兰卡)驻中国大使佩雷拉。当佩雷拉说,他学生时代就读过毛主席的著作,并通读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时,毛主席在回顾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后说:“我们经过了28年的斗争,其中22年是武装斗争。当中也经历过好几次失败,几起几落。

  我写的文章就是反映这几十年斗争的过程,是人民革命斗争的产物,不是凭自己的脑子空想出来的。先要有人民的革命斗争,然后反映在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既然有人民革命斗争,就产生要采取什么政策、策略、理论、战略战术的问题,栽了跟头,遭到失败,受过压迫,这才懂得并能够写出些东西来。”

  1963年9月9日,毛主席在会见新西兰共产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威廉斯时说:“我认识中国经过很长的时间,走过很长的道路,有胜利,也有失败。”“我向马克思学习,向列宁、斯大林学习,向敌人学习,最重要的是向群众学习。”

  1964年5月17日,毛主席会见意大利东方出版社代表团和奥地利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刊物《红旗》代表团,谈到打仗问题时说:“我打了25年仗。由于偶然性,我没有被敌人打死。在1927年以前,我是没有准备打仗的。

  人们说我怎么英明,那是假的,是帝国主义和蒋介石使我在城市中存在不下去。他们用恐怖的杀人办法,逼得我和许多同志向敌人学习,蒋介石可以拿枪杀伤我们,我们也可以拿枪杀伤他们。我讲一点经验。解决土地问题,调查农村阶级情况和国家情况,提出完整的土地纲领,对我来说,前后经过10年时间,最后是在战争中、在农民中学会的。”

  毛主席说《毛选》不是“我的”,也包含着《毛泽东选集》是集体智慧结晶的意思,这其中当然也凝结着无数先烈“流血牺牲的代价”。

  1962年12月3日,毛主席会见巴西客人拉格尔·柯索伊夫人和阿马里利奥。当阿马里利奥谈到毛主席的著作在巴西很受欢迎,毛主席写的诗也很受欢迎时,毛主席说:《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这是1946年到1949年的革命的不完整的记录,只是一个轮廓。要完全的记录那就多了,我们的报上有许多文章,别的同志也发表了不少的言论”。

  拉格尔谈到相信巴西革命最后会胜利时,毛主席说:“不是这些人胜利,就是那些人胜利。比如在我们中国,我们这些人留下来了,这只是偶然留下来没有被打死的。总有人会取得胜利,这是必然的。至于什么人领导,是张三还是李四,是带有偶然性的。”点击查看:毛选第五卷为什么买不到了?

  可见,革命胜利了,但毛主席并没有忘记已经牺牲的先烈们,他认为,《毛泽东选集》不只属于他自己,更属于那些为革命流血牺牲的人们。

  文欣认为:这就是毛主席的伟大之处, 他从人民中来,为人民服务、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但依旧热爱人民、感恩人民,时刻铭记为革命牺牲流血的先烈!

  这样伟大却谦逊的人民领袖,人民将永远爱戴铭记他!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