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成语运用的特点

王定芳

据不完全统计,《毛泽东选集》1—4卷中共使用成语数百例,其成语运用具有下列特点:

一、善于大量地使用成语,并善于推陈出新

如前所说,《毛泽东选集》1-4卷共使用成语数百例,俯拾皆是。大量地使用成语,使毛选四卷更加光彩夺目,更具书卷气,也更具活力;同时使沉睡了千百年的成语迅速传播。毛主席不拘泥于成语的古义,而是善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使用成语方面为我们作出了极好的示范。现引数例说明。

敌人进攻时,对付的办法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先发制人”,“不打烂坛坛罐罐”,“不丧失寸土”,……谁不承认这些,就给以惩办,加之以机会主义的头街,如此等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先发制人”、“后发制人”两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秦朝末年,即公元前209年7月,在中国历史上爆发了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即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影响至其他地方,会稽郡有个长官名唤殷通,素曰与项梁(项羽的叔父)很好,到了这年的9月,有一天他招项梁来,说有要事商量。项梁来了后,对殷通说:“长江北一带全都反起来了,这是天灭秦的时候到了。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动手就能制服敌人,后动手的则要被敌人所制服)。接着殷通说:“我们也应该发兵,现在就请你和桓楚率领军队……。”其实,项羽和项梁早有起义的准备,随即乘机杀死了会稽守殷通,集合了会稽郡所属部队8000多人举兵宣布起义。又见班固撰《汉书·项藉传》中在描述上面一段历史故事时写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先发制人”“后发制人”两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先发制人”意味着争取主动,先下手为强。

毛主席在运用“后发制人”的成语时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原来“后发制于人”一语表示处于被动,对自己不利的意思。而毛主席根据中国历史的大量事实并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对“后发制人”做了新的解释。毛主席说:“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因此,“后发制人”意味着弱者先让一步,以便在有利的条件下战胜强者。

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如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一语出于《老子·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思想中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观点。第三十六章就表达了“歙”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取”与“夺”的这种辩证关系。

毛主席运用老子的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军事上反围剿时期暂时退却是为了准备胜利反攻的伟大战略思想,从而粉碎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军事路线。军事上的“左”倾冒险主义者,他们只能前进,而不能暂时后退,他们只知夺取,而不理解有条件的、暂时丧失的意义。

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中没有照抄《老子·三十六章》的原文,而是有选择地采撷了当中的一小句,并在文字上稍加变动,变得更通俗易懂,活用了老子的思想,有力地指导了当时的中国革命战争。

毛主席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的许多成语,如“以逸待劳”“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等,有力地指导了中国革命战争,同时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宝库。

二、善于创造成语

在毛选四卷中,新创造的成语屡见不鲜。

我们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每个战士,一年中只需花三个月功夫从事生产,其余九个月的时间都可以从事训练和作战。(《组织起来》)

毛主席以《组织起来》为题在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的讲话中,号召“自己动手”,并引用了古语“丰衣足食”,讲话中还引用了孟子的“无敌于天下”一语,以鼓励同志们努力生产,积极组织群众,战胜灾荒,战胜困难,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迎接抗日战争和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这里毛主席使用了言简意赅的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后来八个大字渐渐成了一条新成语,被人民群众广泛流传至今。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为人民服务》)

毛主席在该文中提出了当时中央的一项重要政策“精兵简政”,即为了革命战争的需要,我们必须精简人员,紧缩机构。此后,“精兵简政”直沿用至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同样都是不可低估的,而“精兵简政”一语也成了毛主席集中社会贤达智慧,从而创造了崭新的成语的一个非常典型的范例。这个成语所具有的异常强大的生命力,今天更加显现出来了。

然而从一九二八年五月开始,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已经产生出来了,那就是所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这个十六诀军事原则,立三路线以前的中央是承认了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这种口诀式的成语,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游击战争军事原则的一大发明。

三、善于发掘成语

毛主席对成语的发掘独特而深邃。

前面已经谈过,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主席从《孙子兵法》中发掘出来许多“兵法”成语,并且用于指导中国的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这在中国和世界战争史上都是一件成功的范例,也使许多“兵法”成语化而广为流传。下面再举数例:

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持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出于《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意思是说如果只有星星的小火,就可以成为燎原之势,燃烧整片的草原,这种熊熊烈火,怎能扑灭呢?据此,后来引申成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成语。毛主席在这里运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比喻1927年时,我们的革命力量虽然是弱小的,但是一定能够而且必然地会发展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这是问题的实质,是新生的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的规律。毛主席对待新生事物的这种态度和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坚定了同志们的革命意志和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

……逮捕并严惩那些坚决反对和平、积极破坏和谈、积极准备抵抗人民解放军向长江以南推进的反革命首要。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真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吗?(《南京政府向何处去?》)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于《左传·鲁阂么元年》。春秋时代,鲁公子庆父是鲁庄公的弟弟,庄公死了以后,立子般为国君,庆父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便杀死了子般,另立闵公为君,过了不久,又杀死了闵公。由于野心勃勃的庆父先后杀害两个国君,引起国内局势大乱,激起了人民的愤怒。由于鲁国国君先后身死,齐国便派大夫仲孙湫来鲁国慰问。慰问结束后回到齐国对国君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意思是说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后来鲁国人民起义,赶走了庆父,鲁国才从此得到了安宁。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是由此而来的。后来人们常常把“庆父”当做灾难与战乱的祸首。

毛主席在这里,把挑起内战,杀害人民的战犯比做庆父,发掘并稍加改动“不去庆父,鲁难未已”这一成语,教育人民应当永远接受历史上创教训,应当用坚决的态度除掉战犯,把革命进行到底,如果代表反动阶级利益的战犯们不除掉,国内和平就不会实现。

四、善于改造成语

毛主席对成语的改造独具匠心。

前面第二点谈到主席对成语的创造,准确地说,既有创造,也有改造。如把“后发制于人”改造成“后发制人”。一字之差,意义全反。再如把《老子·三十六章》的那段话简括为“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改造后的成语变得精炼好用。

毛主席改造成语匠心独运,表现在多方面。例如,改掉原成语的某个字,使之更通俗——“放下屠刀,立便成佛”改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删掉原成语的某些字,使之更简短。“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改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采撷古人一段话中的精华之句。撷取唐代大散文家韩愈《进学解》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中的“行成于思”。(《反对党八股》)

综合古代成语的整体意思,使之四字格化。《诗经·周颂·小毖》这一篇开始有这样一句话:“予其惩而毖后患”,主席把它改成“惩前显后”。(《整顿党的作风》)

赋予老成语崭新的内容。“实事求是”语出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原意是研究学问一定要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然后再从事实中找出真实的结论。毛主席根据领导革命的多年经验,给“实事求是”以科学的革命的新解释,所谓“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以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工作。(《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主席运用反向思维,把“举措必当”临时改为“举措失当”,准确、生动地说明问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毛主席把《老子·四十七章》中的“不出户,知天下”改成“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更加通俗易懂。(《实践论》)

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翅位》一文中有这么一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文中所用“放之四海而皆准”一语出于《礼记·祭义篇》。曾子曰:‘夫孝,置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这里说的是封建孝道的普遍意义,“天地”、“四海”无不以孝道为准则。“放之四海而皆准”一语由此简化而来,毛主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并不是个别民族的产物,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成语变得简短了,而且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摘自《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