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文献展前言

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一个不可忽略的历史时期是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从观念史或意识形态史的角度看,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支配、建构、调节和引导这一时代中国美术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文本。在此时期从事艺术创造的美术家,以《讲话》中倡导的艺术观念,社会主义新中国所确立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用创造性的艺术劳作,建构了毛泽东时代的视觉文化和新中国的独特形象。

   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在中国美术史上,毛泽东时代的美术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形态与样式,具有独立的史学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从历时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以1942年毛泽东的《讲话》所确立的文艺思想为指导方针,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需求,制定国家的文艺政策。在党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关于政治与艺术标准、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普及”与“提高”等问题的讨论在美术界不断展开,并相继创造出了这一时代所独有的“两结合”、“三结合”以及“三突出”等创作方法、造型语汇和组织模式。经过对外来艺术因素的吸收,对民族化的探索,对大众化的重视,塑造出了毛泽东时代美术的典型视觉形象。在反思和研究的层面上,我们认为毛泽东时代的美术体制,“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中国式现代民族国家的形象表达与实践等问题,是必须深入研究的学术课题。特别是在二十多年改革开放之后的今天,来回顾和研究这段历史中的美术,我们会因为有了相应的历史距离和两个时代的意义差异,而能更加客观地面对这段美术史。

   基于上述思想,我们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毛泽东时代美术”的学术论文,出版论文集,决定在延安举行学术研讨会,并配合研讨会举办这次“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文献展,分八大主题展现毛泽东时代美术的重要作品和相关图像文本资料,出版“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大型图文集。我们试图通过这样的活动推动整个文化界对于毛泽东时代美术基于史学态度的探讨与关注。在理性的反思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记叙和阐释那一段凝聚着几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记忆的活生生的历史,探究那样一个曾经是充满激情和理想的时代发生的根源、意义和价值。感谢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和组织者,感谢中国国家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岭南美术出版社、关山月美术馆等单位及个人对本次展览的作品支持,大家的共同努力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成果!

   广东美术馆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