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家人——从韶山到中南海(五)

  五、《毛氏族谱》上对罗氏有所记载,她被列为毛泽东的“原配”。毛、罗两家联姻符合父辈的意愿。罗氏去世后,毛泽东与恩师杨昌济的千金杨开慧恋爱并结婚。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接受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曾说:“我14岁时,父母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

  美国著名作家、记者索尔兹伯里在他的新著《长征秘闻》中也谈到毛泽东的第一次婚姻。他说:“毛15岁时,他父亲曾强迫他与一个比他大四、五岁的女子结婚。他出于礼仪参加了婚礼,但拒绝与她接触。由于这桩不圆满的婚事,这个女子的名字始终没有透露过。”

  那么,毛泽东的原配妻子到底是谁呢?《毛氏族谱》齿录卷十五中说:“(毛泽东)原配罗氏,清光绪十五年己丑九月二十六丑时生,宣统二年庚戌正月初二寅时殁,葬韶山南岸土地冲楠竹堕,酉山卯向。”由此可见,毛泽东的原配叫罗氏。

  族谱上把罗氏列为毛泽东的原配,把“杨氏”(开慧)列为“继配”,把“贺氏”(子珍)列为“再娶”。可见,罗氏在毛家的地位是得到族人认可的。

  据族谱推算,罗氏生于公元1889年10月20日,比毛泽东大4岁零2个月6天,卒于1910年2月11日,年仅21岁。另据当地老人介绍,罗氏家住湘潭县杨林乡赤卫村楼门前(今属杨林村),家庭较富裕,有兄妹3人,罗氏是18岁嫁到毛家的。

  毛、罗两家是世交,上两辈就有亲戚关系。罗氏祖母毛氏,是毛泽东的祖父毛翼臣的堂姊妹,即韶山冲毛咏堂之女,亦即毛泽东的姑祖母。旧时社会上习惯于以表兄妹开亲(或舅表,或姑表,或姨表,还有“扁担亲”),谓之“亲上加亲”,并视为美举。

  再说罗氏生性温顺善良,年方十八,长得丰满,是一位操持家务的好手。毛顺生对这位表侄女甚为喜爱,因此特意向罗家提出结亲的要求。罗家见年方14岁的毛泽东一表人才,也有结秦晋之好的意图。

  当然,毛顺生提出与罗家结亲,还有一个原因。

  罗家住杨林,家境较富裕,有田产,不乏读书之人,在当地较有声望。毛顺生为人精明,勤俭持家,家境较佳,可谓门当户对,但毛家靠劳动维持生活,辛苦操劳,尤其是年已40岁的文氏(毛泽东之母)十分繁忙。当时,他们一家六口人,一个老人(毛泽东的祖父毛翼臣)、3个孩子———泽东14岁,泽民11岁,泽覃才2岁,家里还请了长工、短工。文氏不仅要照料这些人的食宿,还要带孩子下田耕作,劳作之繁重是可以想见的。在此情况下,毛家亟待解决劳力问题,因此希望毛泽东能早日成亲。

  一切俱备,只欠婚礼。毛顺生家当时靠喂猪、贩米和贩猪等生意,积攒了一笔钱,赎回了毛翼臣手里典当出去的田产,自耕15亩,年收60担,一家6口人,年吃35担谷,还有25担左右剩余。这在韶山冲算是一户相当富裕的农民了。可以想见,毛泽东的婚礼,一定很热闹,花轿酒宴,披红戴绿的老规矩自然免不了。

  毛泽东少年大志,根本就没有想到父母会这么早为自己操办婚事,因此心中闷闷不乐。为顾及父母和亲友的面子,他只好默默忍受着这桩“痛苦的婚姻”。美国作家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写道:“可怜的毛泽东呆若木鸡。出于某种考虑,泽东有礼貌地接受了这种生硬的可怕的仪式,他规规矩矩地向每位来宾磕头。惊恐万分的新娘被揭去红盖头,像新买来的商品第一次接受检查。但是他绝不与这位比他大4岁的新娘住在一起,并发誓说决不碰她一个指头。”

  罗氏通过明媒正娶来到毛家,成了毛家的长媳,其地位已得到认可,不管毛泽东对此事满意不满意,但他的父母是满意的。从此,罗氏“生为毛家的人,死为毛家的鬼”。她将在毛家度过她婚后寂寞而短暂的生活。

  妻子罗氏过门以后,帮助婆婆文氏、弟媳王淑兰(毛泽民的发妻)相处很好。她也很体贴丈夫,为他送茶送饭,洗衣浆裳。

  毛泽东对父亲的包办婚姻一直不满,但又无可奈何,他只好安下心来,一边劳动,一边读书。此时,他的足迹虽然不曾越出韶山冲,但思想的翅膀却在高高飞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走出韶山冲的愿望日益强烈。1910年秋,毛泽东怀着“立志出乡关”的志向,来到湘乡东山中学求学,半年后,到长沙湘乡驻省中学读书。

  就在他1910年离开韶山去湘乡读书之前,这年春节后一天,罗氏因患细菌性痢疾,不幸去世,年仅21岁。毛泽东大概没有回来参加她的葬礼。

  罗氏在毛家度过了短暂的、人生旅程上的最后三年,静静地躺在苍松翠竹掩映的楠竹土乇山岗上。

  毛泽东虽然不承认这桩婚事,但一直没忘记罗氏的亲属。罗氏去世后,毛、罗两家保持密切往来,这是后话。

  罗氏去世后,毛泽东1920年与杨开慧结婚,先后生下毛岸英(远仁)、毛岸青(远义)、毛岸龙(远智)三个儿子。若干年后,乡亲们修撰《毛氏族谱》,仍没有忘记罗氏。因罗氏无嗣,特地将杨开慧所生之子毛岸龙作为罗氏的孩子。《毛氏族谱》写道:罗氏子、“承夫继配杨氏子嗣”,“远智,与原配罗氏为嗣。”

  在韶山冲楠竹堕苍松耸翠的山岗上,在毛泽东父母亲的合葬墓附近,我找到一个被松枝和荆棘遮掩的小墓。陪同我去的毛霞生老人,是毛泽东的邻居,其辈分比毛泽东大两辈(即族祖)。他告诉我,这就是毛泽东原配罗氏的墓。坟墓十分简朴没有任何装饰,甚至连墓碑都不见,惟一能供人辨认的是那微微凸起的墓茔。罗氏静静地陪伴着他的阿翁阿婆,躺在这里已达70多年之久!

  杨开慧,毛泽东的夫人,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由于家庭的熏陶,她从小就爱读书,爱劳动。她7岁上学,刻苦用功,喜读古典诗文……毛泽东是通过他的老师杨昌济先生和杨开慧相识的。

  那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留学回国,应聘到该校任教。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毛泽东、蔡和森等进步学生经常到杨昌济先生家里聚会,纵谈天下大事,商讨救国之道。当时正在稻田女子师范附小读书的杨开慧,是一位沉默而热心的旁听者。她被他们的谈论所吸引,她尤其钦佩毛泽东的伟大抱负和深刻见解。

  通过相互的接触,毛泽东非常喜欢这位面容俊秀、聪明好学的姑娘。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

  1918年夏,杨昌济受聘到北京大学任教。在这期间,毛泽东、蔡和森为筹备赴法勤工俭学活动,也先后来到北京,常来探望老师。杨开慧此时在家自学。他们又有机会相见了。毛泽东经常把进步快报及自己写的日记、学习笔记给她阅读。在这些交往中,他们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率驱逐张敬尧代表团由长沙到北京,有时候就住在杨家,并公开了他与杨开慧的亲密关系。

  经过数年的了解与相爱,1920年冬,他们结婚了。婚后两人互敬互爱,甜甜蜜蜜。

  1921年7月,毛泽东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他从上海回到长沙,建立了中共湖南省支部———1922年改为中共湘区委员会。毛泽东担任区委书记,杨开慧担任区委的机要、交通联络工作。他们的家住在长沙市郊清水塘22号。

  毛泽东整日忙于工作。杨开慧成了他的得力助手。除负责交通联络工作外,她还协助他收集资料,抄写文稿。夫妻双双经常工作到深夜。

  毛泽东有英雄气,也有儿女情,但他要服从救国大志。因此,分别是不可避免的,他把满腹的离愁别绪凝聚成一首千古绝唱: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如已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旅。凭割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毛泽东内心充满了无限惜别之情。

  当然,这只是小别。很快,毛泽东与杨开慧又会面了。此后,走到哪里都把她带到哪里,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返回《关于毛泽东的故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