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轶事

大侠路仲远 漫步史书

  1945年8月14日,就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一天,蒋介石给在延安的毛主席发去了一封电文: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尽管整篇电文看起来似乎诚意满满,可实际上其中却有很深的阴谋。

  蒋介石那时就考虑到,国共双方多年矛盾尖锐下,毛主席断然不会选择来重庆,到时候蒋介石就可以将挑起内战的过错,彻底的推给中国共产党。

  为了能彻底实现这一阴谋,蒋介石在前后半个月不到的时间,一连发给延安三封电文。

  对于蒋介石的阴谋,毛主席早已心知肚明,尽管已经判断出赴重庆可能遇到危险,但为争取和平计,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的面目,毛主席决定亲身赴险。

  1945年8月23日,毛主席在枣园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时强调:

  “对于这种形式的联合政府,我们还是要参加进去,进去是给蒋介石‘洗脸’,而不是‘砍头’。走这个弯路将使我们党在各方面达到更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临行前,毛主席做了最坏的打算,他建议中央让刘少奇代理自己的职务,并增补陈云、彭真为书记处候补书记,以便于在自己与周恩来不在的情况下,中央书记处依然能保证五个人开会。

  也就是在会议的第二天,毛主席致电蒋介石,把决定动身去重庆的想法告知。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飞抵重庆,引起社会各界各方响应,然而在一片欢乐的氛围之下,却仍有很多阴谋,汹涌而来,而毛主席、周总理用自己的智慧,做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毛泽东果应召来渝,此虽威德所致,而实上帝所赐也。”

  就在毛主席抵达重庆后的第二天,蒋介石就在日记中写了这样一句话,从这句话也不难看出,蒋介石一贯高高在上的态度,他并没有把中国共产党摆在平等的位置上看待。

  可事实上就是,因为没有预料到毛主席会到重庆,国民党方面事先对于谈判的条款竟然毫无准备,可蒋介石为了表现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特意让我方先提出谈判的提案,由于双方在各个提案上分歧巨大,谈判一开始就陷入僵局。

  更重要的是,蒋介石一面和谈,一面又调集重兵进攻解放区。

  毛主席在离开延安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于是特意嘱咐,如遇到国民党军挑衅,应坚决予以还击,能消灭多少就消灭多少,以打促谈。为此还下令要求赴延安参加“七大”的各个解放区二十余名高级将领立即返回,做好谈与战的两手准备。

  1945年8月中旬,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趁着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发动对日伪军的全面反攻时,调集重兵进攻晋冀鲁豫军区所控制的长治地区。

  根据中央对来犯之敌予以坚决还击的指示,刘伯承、邓小平指挥太行、太岳、冀南地区主力加上配合的地方部队共计3.1万人,决定发起上党战役。

  方案上报中央后,当时正准备动身的毛主席立即指示:

  “对于蒋军的进犯,你们要狠狠地打,你们打得越好,我们在重庆就越安全。”

  整个上党战役打下来,共歼灭国民党军13个师加一个挺进纵队3.5万人,其中俘虏3.1万人,在重庆谈判的关键时刻,这样的前线胜利,也有助于我军提高在谈判中的地位。

上党战役要图

  尽管整个谈判过程依旧还是不顺利,但毛主席在社交活动却异常丰富。

  事实上除了曾与我党有过亲密合作的人,对我党的政策熟悉外,社会各界大多都不了解,加上蒋介石在他的统治区利用他的宣传工具肆意抹黑造谣,以至于当时重庆各界都认为,共产党人是“洪水猛兽”,是“青面獠牙的赤匪”形象。

  而毛主席在重庆积极地展开丰富的社会活动,也让社会各界了解了我党的真实面目。

  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先生一直是我党亲密的朋友,毛主席赴重庆“民主之家”特园,还专程与张澜会晤,当时张澜就指出:

  “这明明是蒋介石演的假戏啊!国共两党要谈判嘛,你们可以像过去那样,派恩来先生,加上若飞先生,来谈就可以了。何必动润之先生的大驾呀……蒋介石在演鸿门宴,他哪里会顾得上一点信义!前几年我告诉他:‘只有实行民主,中国才有希望。’他竟威胁我说:‘只有共产党才讲实行民主’。现在国内外形势一变,他也喊起‘民主’、‘民主’来了!”

  一听表老如此说,毛主席也十分感动,但为了和平,他责无旁贷,毛主席幽默的对张澜说:

  “民主也成了蒋介石的时髦货!他要演民主的假戏,我们就来他一个假戏真演,让全国人民当观众,看出真假,分出是非,这场戏也就大有价值了!”

  作为一名民主党派人士,张澜很清楚蒋介石的真面目,但他和绝大多数人又抱有期待,希望国共双方能够真真实实地谈一场,以期和平建国的可能实现。

  就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刻,上党战役的胜利为双方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打下了一个基础。

  不过,因为上党战役出动的是阎锡山的晋绥军,蒋介石当然不会认为,自己中央军嫡系出马也是这个实力,谈判时依然趾高气昂,甚至于美国代表赫尔利还直接威胁,如果中共不答应谈判条件,不排除美国将直接援助武器给国民党军。

  毛主席一生经风见雨,哪是能够吓唬得住的,赫尔利最终也只是无功而返。

  据蒋介石日记中描述,在一次密谈中,他曾公然称:“你们如果不服气,就来打吧。”

  毛主席只是淡淡一笑:

  “你自恃兵多将广,觉得我们打不过你,但你看看日本人怎么输给我们的。我们占面,你们只能占点。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对待贵军照样管用。”

  蒋介石听后气急败坏,直接拂袖而去。

  毛主席在重庆期间,安全也时刻面临威胁。

  尽管有张治中等一大批民主党派人士的保护,却难以抵挡各方的算计。

  一日,国民党行政院官员钱剑夫托保护毛主席安全的蔡隆仁(张治中亲信)一张字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一行字:

  “晨风加厉,白露为霜。伏莽堪虞,为国珍重”

  尽管钱剑夫没有明确说明,但很显然,从字面意思可以推断,有人想要在凌晨加害毛主席。

  据说在重庆谈判期间,有中统特务事先摸准了毛主席的工作习惯,知道他喜欢深夜工作,然后早晨散布后休息,于是计划在凌晨时分加害,毛主席了解情况后,立即改变了生活作息,让特务没机会下手。

  好在当时美国、苏联作为安全担保人,不希望毛主席出事,于是稍稍暗示蒋介石,国民党特务这才收敛了自己的举动。

  毛主席心里很清楚,蒋介石虽然对自己恨之入骨,但是他也不得不考虑国际上的影响。

  也就是从这天开始,毛主席在重庆的社会活动得更加频繁。

  1945年9月2日晚,毛主席、周恩来、董必武出席中苏文化协会为庆祝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而举行的鸡尾酒会。

  在酒会之前,周恩来就特意叮嘱警卫人员:

  “你们不要管我,要保护好主席的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出席这个鸡尾酒会的,不仅仅有苏联驻中国大使彼德特罗夫、武官罗申以及民主党派认识沈钧儒、邵力子、冯玉祥、李德全夫妇,还有与蒋介石关系密切的陈诚、陈立夫等等。

  考虑到酒会现场鱼龙混杂,周总理不得不提前做出防备。

  而更重要的是,周恩来要提防国民党一方刻意借着敬酒为名灌醉毛主席。要知道早在1943年6月,周恩来经西安返回延安,就遇到了这样的事,当时胡宗南刻意安排酒量好的黄埔军官,打算轮番向周恩来敬酒,好在事先有熊向晖通报消息,加上周恩来机敏应对,才幸免于难。

  果不其然,毛主席一到酒会现场,各方人士纷纷上前,向毛主席敬酒。

  周恩来那时就站在毛主席身后,紧紧地跟随,如果碰到有人过来谈话,周恩来就退到一旁,一旦碰到有人敬酒,周总理就上前抢一步,将毛主席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那天敬酒的人是一个接着一个,轮番不停歇,周恩来就在毛主席身边,一杯接着一杯不停地喝,谁也不知道那天周恩来究竟喝了多少杯,以至于让旁边看的警卫员也都心疼不已:

  “您这是在拿自己的命在保卫毛主席啊。”

  事后周恩来的秘书李少石问他:

  “周副主席,您怎么一杯酒也不让主席喝呢?”

  周恩来拉着李少石轻声说道:

  “我是怕有人在酒里做手脚,放毒……”

  酒会结束后第二天,重庆报纸上刊载了一则消息:

  “一个周恩来就打败了国民党。”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就在毛主席离开重庆后不久,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晚报》副刊上刊载了毛主席的一首词《沁园春·雪》,事实上这首词在公开发表之前,就在小范围内流传过,后来公开出刊后,引起了各方议论。

  多数人都认为,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大气磅礴,有大家风范,气得蒋介石命令幕僚陈布雷挑诗词里的毛病,比如韵脚什么的问题,可这实在是无中生有,蒋介石气急败坏之余,命令陈布雷组织人也写几首词,意图盖过这首词的风采。

  好在当时毛主席已经离开了,他也是后来才听说自己一首词在重庆引起了轩然大波,毛主席后来在给王若飞的舅父,著名的民主党派认识黄齐生还谈到了这件事:

  “若飞寄来报载诸件付上一阅,阅后乞予退还。其中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并付一观。”

   毛主席在重庆期间,不仅仅积极与各方民主党派人士交流,也与国民党人士,诸如陈立夫、戴季陶等人也有过交流。毛主席的秘书王炳南就记得,当时有很多人都想不通:

  “像陈立夫、戴季陶这样的反共专家,我们平时都看作冤家对头,相顾眦裂,有什么好见的呢?”

  毛主席哈哈一笑说道:

  “这些人是反共的。但是我到重庆来,还不是为跟反共头子蒋介石谈判吗?国民党现在是右派当权,要解决问题,光找左派不行,他们是赞成与我们合作的,但他们不掌权。解决问题还要找右派,不能放弃和右派的接触。”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初到重庆时,在蒋介石举行的接风宴上,戴季陶便出言不逊。

  在毛主席进入宴会的场所后,迎面就是一幅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为表示尊重,毛主席、周总理率领全体中国共产党代表一起对着孙中山画像三鞠躬。

  就在行礼结束后,戴季陶便在一旁戏谑称:

  “不是一家人,倒拜起一个祖宗来了!”

  戴季陶此言完全有失风度,本该不予理会,但毛主席天性便是语言上的高手,更兼熟读经典,一听戴季陶如此,当即笑道:

  “孙中山先生推翻了民主帝制,其功劳值得所有国人尊敬,我们是共产党派人士,但是孙中山先生制定的三大政策,明确肯定了国共当时就是一家,行礼又有何不可?又为何凿凿的强调国共之分呢?”

  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孙中山明确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当时出席大会的代表中,还有以李大钊先生为代表的20余名共产党员。

  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并选举了有共产党代表参加的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可遗憾的是,孙中山先生病逝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反对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最终宣告失败。

  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决心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并从弱小逐渐地走向了强大。

  戴季陶作为国民党元老,自然对这一段历史不陌生。只是他也无法辩驳毛主席的话,只好沉默不语。

  见戴季陶默不作声,毛主席又道。

  “我党赴约重庆虽是受蒋介石所约,但实际却是为了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国内和平。”

  毛主席义正严词的话,戴季陶颜面大失,只好讪讪而退。

  尽管双方第一面并不愉快,但毛主席还是在到重庆后第三天,上门拜访戴季陶。

  王炳南记得很清楚,毛主席在重庆期间还专程登门拜访陈立夫。

  陈立夫是国民党元老,同样也是蒋介石亲信,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陈氏一族”的代表,而且也是他与陈果夫一同创建了国民党全国性的特务组织——中统。

  一见面,毛主席便指出大革命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公然破坏革命,屠杀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的事实,并不失幽默的说:

  “我们上山打游击,是国民党剿共逼出来的,是逼上梁山。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封他为弼马温,孙悟空不服气,自己鉴定是齐天大圣。可是,你们却连弼马温也不给我们做,我们只好扛枪上山了。”

  毛主席一席话,说得陈立夫也尴尬异常,只能连连表示,要对这次国共和谈尽心尽力。

  尽管那时国共双方在实力对比上相差仍然很悬殊,但毛主席自始至终认为,只要站在正义的一方,必然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事实证明了毛主席的远见卓识,尽管我们还很弱小,但是短短的三年过去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形成了百万大军,而蒋介石号称的精锐,却越打越少,最终不得不承受失败的命运。

人民网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