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具改良和技术革命

--云南省农具改革运动的几个经验
作者:郑刚 1958年:红旗杂志第一期

毛泽东同志把农具改良的群众运动,看成是技术革命的萌芽。这个断言,在云南省已经显示出它的正确性和重大深远的意义。云南省和全国一样,正在广泛地开展着一个群众性的农具改良的运动。这个运动是农业生产大跃进的要求逼出来的,它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跃进,促进了工业跃进和学习文化技术的高潮,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
为了“苦战三年,改变农村面貌”,云南省于去冬今春,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到四月底,水利建设完成一千二百万亩(每亩蓄水四百立方),等于解放后八年建设总量的两倍,解放前几千年建设总量的三倍。云南省地处高原,到处是高山峡谷,一年有七个月的干季风季‘几万亩以至几十万亩的水库建设,坝高三十公尺到五十公尺的工程很多,任务比较艰巨。积肥到四月止,平均每亩折合厮肥已经达一百二十担。改梯田和改良土壤近一千万亩,也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小凉山地区宁艹浪彝族自治县刚解放了奴隶,今春增加的水田达到每人一亩七分。从比较原始的社会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傈僳族自治州,在海拔几百公尺到四千公尺的高黎贡山上,平均每人开了七分梯田。现在,农田基本建设还未结束,抗旱播种的战斗又已经开始。从去年九月以来,云南省久旱不雨,蓄水蒸发量特大,有的长流水已开始枯竭,全省农民正在继续发挥苦战精神,同干旱决斗,同时间赛跑,千方百计地播种插秧,决心争取今年的丰收。
完成上面这些任务,需要的劳动力比往年增加几倍以上。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是空前的,出勤率到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春节也不休假,每天的劳动时间比往年增加了一倍。但是云南农村生产工具落后,许多地方除了一把砍刀,一把锄头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工具,闲牛闲马,也没有充分利用,工地和田间运输,主要靠人背、肩挑、头顶。这种落后现象的存在,如果单靠增加劳动强度和改善落到组织,是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的。这样,在向大自然进军中,生产大跃进的要求同劳动力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之间的矛盾,就日益突出,逼着人们开动脑筋,改良工具,努力从作自然的奴隶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改良工具的运动是从水利工地开始的,紧接着便推广到田间运输和农业生产的其他方面。目前,全省改良农具近三千种,推广了两百万件。由于用在运输上的劳动量在云南农业生产中占了百分之四十至七十,因此,改良的运输工具占了目前改良的农具的三分之二。“消灭人背、人挑、头顶”,“实现推车化、牛马车化、轨道化、索道化”,成为全省农民奋斗的目标。现在已有二十个县零一千四百多个乡实现了这个目标。仅宜良一个十多万人口的小县,即在田间铺了各种轨道(铁轨、木轨)二百六十多公里,架设各种索道二千副,推广各种车辆四千辆。预计全省多数地区将在五月底基本完成车子化,平坝地区实现轨道化。
工具改良的结果,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例如:使用牛车,就比人挑提高效率五倍;使用木轨推车,效率提高十五倍;木轨加上一层铁皮,提高二十多倍;用马在轨道上拉列车,就可以提高四、五十倍。每一件工具的改良,都进一步鼓舞了群众的增产信心和积极性,促进了增产措施的增加,而这些措施的实行,又逼着人们进一步改良工具。随着农具改革运动的发展,以兴修水利和积肥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就在短短的时间内,飞跃地向前发展。全省水利计划由四百万亩而八百万亩,一千万亩,最后增加到一千五百万亩;施肥计划也由每亩平均四千斤而八千斤,现在实际积肥已达到一万二千斤。历史上从来不施肥的傣族地区,今年施肥量也达到每亩一万斤,而且还在继续增加。干部和群众的干劲与钻劲互相促进,农具改革、生产计划和措施相互促进,成为农业生产大跃进中突出的特点。
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去年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胜利以及随之而来的思想解放,农具改革运动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的。在一九五六年完成合作化以后的生产高潮中,也曾经出现过改革农具的幼苗,群众自发地创造和改进工具,各级党委为给予了支持。但不久刮起了城乡资产阶级叫喊“农民苦”的妖风,党内一部分人也刮来了“反冒进”
的歪风,这棵幼苗被夭折了。这说明,社会主义革命在所有制方面的胜利,虽然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人们的精神尚未解放,有许多“盖子”压抑着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社会生产力不可能迅速地高度地向前发展。整风运动的胜利把这些盖子掀掉了。反右倾斗争和农村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大辩论的胜利,揭了第一个盖子:驳倒了资产阶级右派和农村的反社会主义分子,粉碎了资产阶级复辟的幻想,大大地克服了资产阶级思想对人们的影响,资本主义很臭,社会主义很香,人们端正了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得到了发扬。全民整风运动揭了第二个盖子:许多干部克服了“三风”、“五气”,许多农民克服了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改善了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调整了人民内部的关系,提高了共产主义觉悟,大家心情舒畅,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建设。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提倡思想解放揭了第三个盖子,使人们开始敢想、敢讲、敢作,破除了迷信,解除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对人民头脑的束缚。由于大力宣传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批判了右倾保守思想,群众的积极性和智慧便像原子弹爆发一样,惊天动地,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奇迹,使农具改良的运动以不可遏止的速度发展起来,揭开了技术革命的序幕。
农具改革运动中,如何正确掌握普及和提高的相互关系,是能否使运动迅速发展的根本问题。农业机械化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何化?依靠谁去化?过去是没有解决的。一提起机械化,人们就眼巴巴地看着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洛阳拖拉机厂,听说他们不能充分供应就只好叹一口冷气。再回头看看,许多地方连铁匠也没有一个,双轮双铧犁的钉子坏了就只好送到县城甚至专署才能修理。单纯依靠国家给拖拉机、给汽车、给工人,机械化便只能是遥远的希望了。我国技术革命的道路,是走机械化与改革农具运动同时进行的道路。破除迷信,打破了不从现实出发、眼睛只望着一个拖拉机制造厂的成见,就出现了群众的“不等洋机器,赶制土机器”的豪迈行动。“社社开工厂,人人学木匠,户户做推车”,木料不够,便拆桌椅板凳,“宽铺变窄铺,高铺变矮铺,矮铺变地铺”
。一个乡,一个县,苦战五昼夜十昼夜,便实现了车子化,劳动效率提高几倍几十倍。不依靠千百万农民自己“动手动脚”,这种速度是难以想象的。农民把农具改革叫做“第二次翻身”,“第二次解放”,说:“瞧着瞧着社会主义就来了。”“有了车子化人也要多活几岁。”这说明广大群众已从切身体验中了解技术革命的意义,证明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技术革命的指示,是集中了群众的迫切要求,并且已经紧紧掌握了群众,正在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使技术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在农具改革运动中,必须首先抓住群众迫切要求而又比较容易办到的东西去普及。云南省运输工具改革之所以被提到首要地位,就是因为这方面的矛盾最突出,劳动最繁重。平坝地区为什么最喜欢铁轨木轨车,山区为什么最喜欢索道?因为这是目前效率最高而又是群众人力物力所能办到的。在农业工具中,运输工具、水利工具、加工工具(脱粒、切片、碾米、磨面等)和部分旱地耕耘播种工具是比较容易改良,也为群众所欢迎的,解决了这几项就可解放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手工业操作。至于深耕挖田、插秧、锄草、收获等农具,必须在不违背精耕细作的原则下,积极地逐步地摸索创造。
在技术改革中,努力做到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根据我们的体验,二者的统一就是多好快省。广大群众开始创造出来的东西难免有些粗糙或简陋,甚至有些车子推不动,有的要用人挑。但只要及时通过展览、参观,进行群众性的总结评比,结合领导和技术人员的鉴定,淘汰坏的,推广好的,在新的基础上再去普及,质量就会逐步提高。运输工具由手推车而木轨车而轨道马拉列车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普及和提高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不断地发扬群众智慧的过程。“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一砖一石的堆砌,空中楼阁是建不起的。
农具改革运动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技术革命的萌芽,是因为它推动着一切方面的变革。手工业、地方工业和大工业首当其冲,被逼着发展和革新技术。为实现大量农具的不断改革,需要社社办工厂,需要大量铁、木、石匠工人;这就要求手工业以非常办法来带徒弟,要求手工业的师傅提高技术,做一些细活和关键性的活计,也要求他们有一些机械装备。这又逼着专区和县的工业指导和装备手工业。最后又要求大工业提高自己,装备和指导专区和县的工业。就在这种逼人的形势和思想解放的影响下,只有五级技工算是最高技术人员的专区和县的小工厂,造出了拖拉机、发电机、锅驼机。这些拖拉机虽然有些不大像样,但它主要的作用在于破除了迷信,逼使一些现代化大工厂制造出更多更好的拖拉机。从这里,可以看到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的深刻意义。
农具改革还推动了学技术、学科学、学文化的高潮。巨大的水利任务逼出了一批水利技术人员,使每个县都有了一支知识分子和农民共同组成的几十个人以至二三百人的水利队伍。农具改良运动又促使每个合作社都迅速培养了成批的木工、铁工、石工。目前的形势非常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技术水平。生产大跃进,各方面的技术改革逼着人们非学不可。现学现用,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就可以学得快、学得好。为了掌握技术,许多地委县委的同志,正在采取请教员上课、搞试验田和总结群众经验的办法,钻研科学知识。农村基层干部也把学技术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许多县开干部会议时,上技术课成了一项议程,没有教员,便由县委书记现学现教。许多合作社都成立了技术组。许多县生产队长以上干部,开始懂得氮、磷、钾的作用。农民为了掌握技术,学文化的要求提高了。过去,民校一到生产紧张的时候就要垮台,今年却在生产高潮中同时出现文化高潮,民校、农业中学像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群众歌颂农村的新面貌是:“天上飞兜化,地下轨道化,群众技术化,人人学文化”群众已经起来要求自己掌握技术,技术革命不再被认为是少数专家和知识分子的神秘的事情了。
共产主义的思想解放,技术革命的前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只要我们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而踏实地努力工作,一定可以加速完成技术革命的历史任务。即使在我们比较落后的边疆地区,也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以使用改良农具为主的“土机械化”,三、四年内半机械化,五年至七年基本实现机械化。

人民网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