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蒋介石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的梦想

  一九四六年六月,蓄谋已久的蒋介石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终于发动了全面内战。

  蒋介石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发动这场内战,主要是由于他自恃拥有远较共产党方面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其中包括美国给予了大量援助,以为可以凭着这些力量很快地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

  蒋介石当时的兵力,包括陆军的正规军、非正规军,海军、空军、特种部队以及后方机关、军事院校,总数达四百三十万人;而中国共产党方面,只有六十一万人的正规军(野战军)、六十六万人的地方部队(军区、军分区、县属武装)和后方机关人员,总数一百二十七万人。双方兵力的对比是三点三七比一。

  蒋介石的军队,由于接收了侵华日军一百万人的武器装备,再加上美国政府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战胜利后给予的大量援助。装备先进、武器精良。他的正规军,约有四分之一是用美械装备起来的,一半以上是日械装备,四分之一是混合装备。他们不但拥有大量的炮兵,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坦克、作战飞机和海军舰艇。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却只装备有抗日战争时期缴自日军的各种步兵火器(主要是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以及极少数量的山炮、野炮,没有坦克,没有飞机,更没有作战舰艇。

  蒋介石控制着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七十六的土地和百分之七十一的人口,控制着几乎全部的现代工业,军火工业也有相当规模。而中国共产党方面却只有全国土地的百分之二十四和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九,除哈尔滨外没有一个大城市,经济上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只靠肩挑、背扛、大车拉、小车推、军工生产基础极为薄弱,只能制造远不能满足作战需要的机步枪弹、手榴弹、炸药以及极少数量的迫击炮。当时人们往往把这些自制的弹药加上一个"土"字,来说明它的技术性能之落后。

  美国政府对蒋介石的大力援助,也是蒋介石敢于发动这场大规模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仅国共停战的一九四六年上半年,美国政府就向国民党政府提供了价值十三点五亿美元的各种物资。美国总统杜鲁门承认,美国在抗战胜利后给予蒋介石政府的物资援助,是抗战胜利前美国援华物资的两倍。美国前后为国民党军队训练了各种技术军官十五万人,重新装备了四十五个陆军师(旅),为空军配备了各类飞机九百三十六架,其中大部分是在抗战胜利后移交给国民党军队的。在全面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又向国民党军移交了舰艇一百三十一艘。从日本投降到一九四六年六月,由美国海、空军帮助输送到内战前线的国民党军队达五十四万人。大规模内战爆发前夕,美国国务院除向国会提出《继续对华军事援助法案》请求通过外,又着手同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准备把储存在西太平洋的价值二十亿美元的战争剩余物资以五亿美元的低价出售给国民党政府。

  蒋介石对发动这场大规模内战充满自信。在一九四六年六月的一次会议上,他告诉他的部下:"我们军队的长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有特种兵以及空军、海军,而共产党没有这些兵种。"他还提出"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声称"因为我们有空军,有海军,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种兵,而他们匪军则绝对没有的",因此"我们就一定能速战速决,把奸匪消灭"。

  战争是敌对双方实力的竞赛。面对国共双方这样悬殊的力量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能不能战胜蒋介石军队的大规模进攻?这是作为中共中央主席的毛泽东首先需要向全党和全国人民作出回答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已成为解放军民心目中感到忧虑的中心问题。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七日,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的信中,明确地指出:"在解放区军民中目前的中心问题不是对美蒋的幻想问题,存在这种幻想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向军民描写美蒋怎么厉害,怎么凶,这在七月以前是必要的,七月以后则不但不必要,且有副作用了。目前解放区军民心目中的中心问题是能否胜利与如何取得胜利。

   面对这个重大问题,毛泽东是怎样考虑的?充分看到蒋介石在军事、经济力量方面所占有的优势,尤其是美国大力支持这个优势,这是一个方面;但他坚持对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清晰地看到蒋介石存在的种种弱点和自己的种种优势,由其是革命力量在八年抗战中取得的巨大发展,已远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可比。

  正是根据对双方力量对比的这种清醒认识,在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第二个月,也就是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日,他对前面所说的这个重大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我党我军正准备一切,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借此以争取和平。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当有充分的信心。"

  怎样去"战胜蒋介石"呢?毛泽东提出几条基本的指导方针:

  在军事方面,他强调两个要点:一是"战胜蒋介石的作战方法,一般地是运动战"。为了打好运动战,他指出:"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胜利,否则就不能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二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当着敌人使用许多个旅(或团)分几路向我军前进的时候,我军必须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即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于敌的兵力,于适当时机,首先包围歼击敌军的一个旅(或团)。这个旅(或团)应当是敌军诸旅中较弱的,或者是较少援助的,或者是其驻地的地形和民情对我最为有利而对敌不利的。"他指出这种方法的效果是"一能全歼,二能速决",在蒋军武器加强的条件下,这是"我军必须特别强调的"。

  在政治方面,他要求"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人",并为此规定了党在农村中、在城市和在国民党军队中必须团结、争取、孤立的阶级、阶层和人员。

  在经济方面,他要求"必须作持久打算,必须十分节约地使用我们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力戒浪费"。要"努力生产",要"依靠自力更生,立于不败之地",要"艰苦奋斗,军民兼顾"。

  单单这些还不够。为了使人们认清蒋介石和美帝国主义的虚弱本质,树立起必胜的信念,需要提出一个简单明了、使人一听就明白并能记住的基本观点,那就是毛泽东向正在延安采访的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所说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斯特朗是一位美国藉的进步女记者。

  一九四六年六月十九日,也就是蒋介石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的前夕,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作了如下分析:"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估计六个月内外时间,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军大胜,则不能议和。"根据这个判断,毛泽东得出结论:"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

  全面内战成为事实后,七月二十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中又进一步指出;"蒋介石破坏停战协定,在东北占我四平、长春等地后,现在又在华东、华北向我大举进攻,将来亦有可能再向东北进攻。只有在自卫战争中彻底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之后,中国人民才能恢复和平。"可见,即使在全面内战爆发后的初期,直到这时,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仍在力争实现国内和平的局面,进行自卫战争的目的仍是为了恢复国内和平。

  怎样去争取自卫战争的"大胜"呢?鉴于蒋介石已经发动全面内战,毛泽东决心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南线和北线分别组织几次强大的攻势,歼灭大量敌人,扩大解放区,以此逼迫蒋介石知难而退,恢复国内和平。根据这个决心,他在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和各战略区领导人多次磋商后,通盘筹划,拟定出南北两线的作战计划。

  除了作出上述南北两线的作战计划外,毛泽东还要求中共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本着"一心一意准备以长期艰苦奋斗去取得和平的总方针",抓住停战时机,通过加紧进行军事,政治、群众工作多方面之准备,以"增加革命力量,减少反动力量,使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于我有利的变化。"而在目前则应采取"敌不攻我,我亦不攻敌,保持平静"的方针,以争取时间。他十分强调东北应准备持久战争提倡自力更生,告诉即将去苏联治病的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罗荣桓:"东北斗争主要靠自力更生",勿向苏方提出"过高与过多要求";关内应完全靠自力更生"不能向苏方"作任何要求"。

  在从事军事部署的同时,毛泽东仍力图以战争胜利来谋取恢复国内和平。他从"大概半年之后又可能和"的估计出发,要求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驻南京代表团按照"继续争取长期全面和平的方向去进行工作",并指出:"如不可能则争取再延长休战时间。"

  大规模内战的战火,首先在中原地区燃烧起来。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国民党军郑州绥靖公署和武汉行营所属的八个整编师和另两个旅共三十万人,在武汉、西安两地空军直接支援下,向中原军区部队集结的以宣化店为中心的方圆不足百里的地域发动进攻。中原军区主力按预定部署分两路向西突围,于二十九日突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一线合围圈,越过平汉铁路,摆脱国民党军的多次围追堵截,克服重重困难于七月底八月初分别进行到陕南和鄂西北地区,创造新的游击根据地。其中,由王震率领的第三五九旅,在八月底回到陕甘宁边区。

  中原军区主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对各解放区起了重要的屏障作用,为作好自卫战争的准备争取了时间。因此,对中原军区部队的胜利突围和王震部回到陕甘宁地区,毛泽东十分欣慰,多次致电李先念、郑位三加以慰勉,指出这是战略上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援助了和正在援助着老解放区的作战。九月三十日,毛泽东还同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欢迎会,欢迎归来的三五九旅指战员。

  "慎重初战",是毛泽东一贯坚持的作战原则,在重要战略转折关头更是如此。在组织中原部队突围的同时,他密切注视着南线敌情的变化,不断同南线各区领导人磋商原定的三军进击津浦路的计划,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加以调整。

  在这个计划拟定后的短短几天中,他接到周恩来从南京发来的国民党军队即将向各解放区、特别是苏中和苏北发动大规模进攻的重要情报,又先后接到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六月二十七日的电报,以及华中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会商后于二十九日联名发出的电报。这两份电报列举苏中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后,建议在津浦路作战的第一阶段中,华中野战军主力仍留置苏中迎击来犯的敌军,依托根据地的有利条件,争取先在内线打一、两个胜仗,而以一部加入津浦路作战;待津浦路作战进入晋冀鲁豫、山东两军渡淮作战的第二阶段时,华中野战军主力再加入这个作战序列。六月二十八日,陈毅、舒同也致电中央和刘邓,分析了南下淮北、淮南作战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建议淮北,淮南两地的野战军仍应有各自独立作战,山东、太行、华中各军仍沉着应变,作充分准备,以便大举。

  毛泽东审慎地分析了国民党军队即将发动全面进攻的形势,认为这些建议"似有理由"。他当机立断地先后为中央军委起草电报致南线各战区领导人,对南线作战部署作了调整,指出:胶济、徐州、豫北、豫东、苏北之顽可能同时向我进攻,我军要"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苏北大战即将开始,蒋军将由徐州向南、由津浦向东、由江北向北,三方面同时动作,先求解决苏北,然后打通津浦、平汉。""在此情况下,待敌向我苏中、苏北展开进攻,我苏中、苏北各部先在内线打起来,最好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然后我鲁南、豫北主力加入战斗,最为有利。"毛泽东还告诉他们:"一切作长期打算,争取最后胜利。"

  显然,"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对原定的三军进击津浦路然后渡淮而南的外线出击计划是一个重要修改。从毛泽东的几个电报中可以看出,他认为作出这样修正有两个好处:一是"在政治上更为有利";二是便于"看出敌人弱点"。这两点,正是战争指导者在战争初期必须充分把握的重要原则。根据毛泽东确定的"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的方针,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分别在苏中战场、淮北战场和豫皖苏、鲁西南战场取得了重大胜利,其中较著名的战役有:华中野战军遂行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一个半月中歼灭国民党军六个旅;晋冀鲁豫野军战军的定陶战役,全歼国民党军一个整编师及另两个整编师各一部。随着内线作战的不断取得胜利,毛泽东一再推迟原定的外线出击的时间,要求南线各军在内线更多地歼灭敌人,为尔后转入外线作战创造条件。

  在北线,毛泽东拟定的半年内外夺取"三路四城"的作战计划,经过一段曲折的实践过程后,也由他作了重要修改。

  早在一九四六年六月上旬,为报复山西阎锡山部对太岳解放区的进攻,并为此后迎击傅作义部可能向绥东地区的进攻,晋绥军区并指挥晋冀军区一部分部队,已在同蒲路北段发起晋北战役,连克崞县、五台、原平、定冀等城,孤立了大同。随后,根据毛泽东拟定的"三路四城"计划,晋察冀军区主力自平汉路西调,会同晋绥军区部队准备夺取大同。

  毛泽东虽然作出了这样的决策,但对这样一座经过日军长期设防工业城市能否攻克仍抱着审慎的态度。当得知晋察冀军区部队迟迟未能攻克大同外围的应县后,他立刻致电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和副政委刘澜涛,询问他们:"应县久攻未下,你们对大同把握如何?""如大同久攻不下,其结果将如何?此种可能性应当估计到。"

  为了答复毛泽东的询问,大同前线在第二天召开有各纵队领导人参加的阳高会议进行研究。八月三日,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了会议的结论:"一致认为攻占大同对今后各方执行任务均为有利"。"大同(敌)总兵力不强,但工事坚固是其特点,故须在技术上充分准备方可奏效。""对大同拟强攻及坑道进行,我们与晋绥已有一些准备,并继续加强中。"这样,首先夺取大同的决心就确定了下来。

  八月十四日,大同攻城战正式发起,但部队伤亡很大,进展缓慢,到九月四日才肃清城周各据点和城关。从九月三日起,傅作义部以主力东犯集宁,增援大同。攻城指挥部调转主力还击傅部,又因各种原因,不但未能达到歼敌目的,而且集宁失守,大同亦难再攻。攻城部队只能在九月十六日从大同撤围,转入休整。

  大同、集宁之战,是北线人民解放军的"初战"。此战先后歼敌八千多人,并使部队经受了锻炼,但没有能实现预定的夺取大同的目标,对此后晋察冀战场的形势发展影响很大。聂荣臻在他的《回忆录》中对于这个战役的失利原因作过这样的评述:"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发起大同战役,有考虑不当之处。因为大同敌人的兵力虽不雄厚,而城防设施是颇为坚固的。当时我军既既没有重武器配备,又缺乏攻坚战经验,哪里有把握攻下大同?在当时装备很差的条件下,只能先打弱的,后打强的。"

  大同撤围后,解放军控制的华北重镇张家口已处于国民党军队从集宁和北平两面夹击的不利太势中。九月十六日和十七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副司令员萧克根据实际情况,先后两次致电中央军委,提出对张家口只作"掩护战斗,不作坚守",而以军区主力集中于张家口、南口之间寻歼可能由北平西犯之敌的建议。毛泽东总结了大同失利的教训,在十八日复电批准聂、萧的建议,并指出:"此种歼敌计划是在保卫察哈尔之口号下进行动员,但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个别地方为主,使主办行动自如,主动地寻找好打之敌作战。""每次歼敌一个团二个团,并不需要很多兵力,以几个团钳制诸路之敌,集中十个至十五个团即有可能歼敌一个旅的(两个团)。"这样,毛泽东就已在实际上改变了"四路三城"的计划,而采取内线作战的方针了。

  人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常常需要有一个过程。南北两线初期作战的实践,为毛泽东提供了许多新经验,使他对指导作战的认识有了发展和变化,主要是:在敌强我弱的基本条件下,人民解放军只有依托解放区的有利条件,实行内线作战,主动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集中兵力不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逐步缩小双方力量对比的差距,才能最终改变战略上敌攻我防、敌主动、我被动的不利态势。

  一九四六年七月到十月,是全面内战爆发后的最初的四个月。它在解放战争历史上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毛泽东在全面内战开始时所作"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这种预测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用什么方法去粉碎蒋介石的进攻?战争的发展过程和结局会是什么样子?这一连串问题,经过头四个月战争实践的反复探索,已经从事实中得到初步的回答。

  在四个月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三十二个旅,其中包括一部分美械装备的部队,连同被歼灭的非正规军,总数达三十万人。其中,起义、被俘的和毙伤的约各占一半。四个月中,人民解放军损失兵员十二万人,其中负伤的占九万多人。国民党军队的损失是解放军的二点四倍。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被俘的国民党士兵,大多转为人民解放国战士,成了人民解放军兵员的重要来源之一;人民解放军方面虽也有被俘的,但为数甚少,仅占兵员损失的百分之三左右,即三千多人,而国民党军队没有也不敢将他们补入部队。二是解放军损失的兵员中,约百分之八十属于负伤,负伤人员中又有大约百分之八十治愈后仍然回到部队,而国民党军方面很少有伤愈归队的。所以,双方头四个月实际损失兵员数的对比,远远不是三十万对十二万。

  在四个月战争中,国民党军占领了解放区县以上城市一百五十三座,其中包括张家口、菏泽、淮阴、安东(今丹东)这些当时解放区的中心城市。解放军方面只收复或攻占了四十八座县城,得失相较,解放军丢失了一百零五座县级以上城市,包括大片土地。

  四个月战争,进一步暴露了蒋介石兵力不足同他的企图过大之间的矛盾。蒋介石共有正规军八十六个整编师(包括未经整编的军)、二百四十八个旅,战争第一个月即一九四六年七月,动用了六十八个师、一百九十三个旅,其中担任第一线攻击任务的是二十六个师七十二个旅。到战争第四个月即一九四六年十月,蒋介石动用的兵力增加到七十三个师二百零九个旅。这就是说:一,蒋介石作为战备预备队而留置在后方的兵力,已由战争初的五十五个旅减少为三十九个旅。二,在投入内战前线的二百零九个旅中,不得不以百分之四十四的兵力,即八十二个旅,用于"清剿"他们日益扩大的占领区,相应地减弱了用于第一线进攻的机动兵力。

  这就是经地四个月战争后军事形势的基本状况。

  还在十月一日,毛泽东全面总结了三个月战争实践的经验,在一份党内指示中指出:"七月二十日中央对时局的指示上说;"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当有充分的信心。'七、八、九三个月的作战,业已证明此项断语是正确的。"

  "除了政治上经济上的基本矛盾蒋介石无法克服,为我必胜蒋必败的基本原因之外,在军事上,蒋军战线大广与其兵力不足之间,业已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此种矛盾,必然要成为我胜蒋必败的基本原因之外,在军事上,蒋军战线大广与其兵力不足之间,业已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此种矛盾,必然要成为我胜蒋必败的基本原因之外,在军事上,蒋军战线太广与其兵力不足之间,业已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此种矛盾,必然要成为我胜蒋败的直接原因。"

  "向解放区进攻的全部正规蒋军,除伪军、保安队、交通警察部队等不计外,共计一百九十几个旅。此数以外,至多再从南方抽调一部分兵力向北增援,此后即难再调。而此一百九十几个旅中,过去三个月内,已被歼灭二十五个旅。"

  "蒋军一百九十几个旅中,须以差不多半数任守备,能任野战者不过半数多一点。而这些任野战的兵力进到一定地区,又必不可免地要以一部至大部改任守备。敌人的野战军,一方面不断地被我歼灭,另一方面,大量地担任守备,因些,它就必定越打越少。"

  "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任务,是再歼灭敌军约二十五个旅。这个任务完成了,即可能停止蒋军的进攻,并可能部分地收复失地。可以预计,在歼灭第二个二十五个旅这一任务完成的时候,我军必能夺取战略上的主动、由防御转入进攻。那时的任务,是歼灭敌军第三个二十五个旅。果能如此,就要以收复大部至全部失地,并可以扩大解放区。那时国共军力对比,必起重大变纶。欲达此目的,必须在今后三个月内外,继续达去三个月歼敌二十五个旅。这是改变敌我形势的关键。"

  这里,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又第一次提出了在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变化后,人民解放军将转入战争略进攻,而实现这种战略转折的关键在于不断消来源敌人的有生力量。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正式召开。毛泽东清楚地看到和谈的大门已被蒋介石完全关死,中国人民只剩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经过战争推翻蒋介石的统治,才能在中国获得真正的和平。这是毛泽东在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是他从抗战胜利后一年多来的事实中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对中国共产党下决心领导中国人民去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根据这个判断,十一月十六日,也就是"国民大会"召开的第二天,毛泽东致电中共驻南京代表团,要代表团主要领导人周恩来等立却返回延安,南京只留下董必武等少数人同国民党继续保持某种接触。

  十一月十八日毛泽东又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一份党内指示,向全党指出:

  "蒋介石日暮途穷,欲以开'国大'、打延安两项办法,打击我党,加强自己。其实,将适得其反。中国人民坚决反对蒋介石一手包办的分裂的'国民大会',此会开幕之日,即蒋介石集团开始自取灭亡之时。蒋介石的军队在被我歼击灭了三十五个旅之后,在其进攻能力快要枯竭之时,即使用突袭方法占领延安,亦无损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大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指示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的"自卫战争",这不只是一个概念上的变换;毛泽东是把它同蒋介石"自走绝路连系在一起的。在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以后,毛泽东又观察了四个多月。随着蒋介石不顾一切地攻占张家口和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实现国内和平已经不再可能,客观形势迫使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别无选择,只有下决心以战争为手段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转自《解放军报》网络版

返回目录